现在与其担心什么时候考试,不如巩固学习知识,乐考网为大家整理发布“中医执业医师《中医妇科学》产后病的8个知识点”,希望对各位考生有用。
产后血晕
产后血晕的定义: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,不能起坐,或心胸满闷,恶心呕吐,或痰涌气急,甚则神昏口噤,不省人事,称为。产后血晕。
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:主要病机不外虚实两类,血虚气脱,心神失养,或血瘀气逆,扰乱心神。
辨证论治:
1.血虚气脱型
治疗法则:益气固脱。
方药举例:清魂散。
2.血瘀气逆型
治疗法则;活血逐瘀。
方药举例:夺命散。
产后发热
产后发热的定义:产褥期内,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,并伴有其他症状者,称为“产后发热”。
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:引起产妇发热的原因很多,而与本病关系密切的主要病因病机有感染邪毒,正邪交争;外邪袭表,营卫不和;阴血骤虚,阳气外散;败血停滞,营卫不通。
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:
一、感染邪毒型
主要证候:产后发热恶寒,或高热寒战。小腹疼痛拒按,恶露初时量多,继则量少,色紫黯,或如败脓,其气臭秽,心烦不宁,口渴喜饮,小便短赤,大便燥结,舌红,苔黄而干,脉数有力。
治疗法则:清热解毒,凉血化瘀。
方药举例:解毒活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银花、黄芩。
二、外感型
主要证候:产后发热恶寒,头痛身疼,鼻塞流涕,咳嗽,苔薄白,脉浮紧。
治疗法则:养血祛风,散寒解表。
方药举例:荆防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加苏叶。
产后腹痛
产后腹痛的定义:产妇分娩后,小腹疼痛者,称为“产后腹痛”,又称“儿枕痛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宫缩痛及产褥感染引起的腹痛。
产后腹痛的病因病机:
一、血虚
素体虚弱,气血不足,因产重虚,复因产后失血过多,冲任血虚,胞脉失养;又气随血耗,气虚运血无力,血行迟滞,而致腹痛。
二、血瘀
产后脏腑虚弱,血室正开,起居不慎,当风感寒,风寒乘虚而人,血为寒凝,或因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血随气结而为瘀,瘀阻冲任,胞脉失畅,不通则痛,故使腹痛。
三、热结
素体阳盛,或产后胞宫胞脉空虚,邪毒内侵,人里化热,损伤冲任经脉,热与血结,阻痹胞脉,败血浊液不得下行,不通则痛,故使腹痛。
产后腹痛的辨证论治:
一、血虚型
主要证候:产后小腹隐隐作痛,喜揉喜按,恶露量少,色淡,头晕眼花,心悸怔忡,大便秘结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治疗法则:养血益气。
方药举例:肠宁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。
二、血瘀型
主要证候:产后小腹疼痛拒按,得热痛减,恶器量少,色紫黯,夹有血块,块下痛减,形寒肢冷,面色青白,舌淡黯,脉沉紧或沉弦。
治疗法则:温经活血,祛瘀止痛。
方药举例:生化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。
三、热结型
主要证候:产后小腹疼痛拒按,或灼热疼痛,恶露初则量多,继则量少,色紫黯或如败脓,其气秽臭,高热不退,口渴欲饮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红绛,苔黄而燥,或起芒刺,脉弦数。
治疗法则:泻热逐瘀,活血止痛。
方药举例:大黄牡丹皮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。
以上内容是乐考网执业医师为您整理的"中医执业医师《中医妇科学》产后病的8个知识点",更多模拟试题、历年真题、高频考点、请持续关注乐考网。